【消委會】港女士年斥約$3,100購護膚品  近半人囤積全新貨品逾年一半淪垃圾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12/15 11:25

最後更新: 2021/12/16 00:16

分享:

分享:

港女士年斥約$3,100購護膚品,近半人囤積全新貨品逾年面膜成重災 

不少人願意不惜工本花費於護膚品上,消委會調查指本港女士平均每年花費約3,100元於面部護膚品,當中以30至39歲花費最高達3,500元,逾半該年齡層受訪者較多花費於價格較高的面部精華;不過消委會同時發現,近半受訪者有囤積逾年未開封的護膚品存貨,當中以面膜佔最多,當中一半受訪者表明會直接棄掉產品。消委會提醒,消費者不應囤積大量產品而造成浪費和製造垃圾。

消委會成功訪問逾1,600位年齡介乎20至60歲的女士,發現他們每年平均大約花費3,100元購買面部護膚品,花費最多於購買面霜,其後依次為潔面產品、面部精華、面膜、面部防曬、爽膚水、眼霜等。

按年齡分析,30至39歲的受訪者購買面部護膚品的支出最高,每年平均花費約3,500元,逾半該年齡層的受訪者表示,較多花費於價格相對較高的面部精華;相反,較年輕的受訪者(20至29歲)購買面部護膚品的支出則最低,每年平均花費約2,500元。

消委會得出31款較多受訪者選用的潔面產品、面部精華、面霜及面膜,用家評價指,在性價比最高上,面霜以Neutrogena及THE BODY SHOP獲勝、潔面產品以Cetaphil、Curél、innisfree、Sulwhasoo獲勝、 面部精華以freshThe Ordinary獲勝、面膜則以MUJI、Neutrogena及OLAY取勝。

在潔面產品方面,Neutrogena獲評4分高滿意度,但其性價比僅獲2.5分,反映用家或認為相對較物非所值;但該品牌的面霜,獲評滿意度和性價比均是各品牌中最高,均是4.5分,回購意向亦不俗有4分。

至於另一涵蓋是次調查全部4類護膚品的品牌LANEIGE,各類產品的滿意度參差(由3分至4.5分),其中以面霜產品的滿意度最低,不過用家回購意向卻有4分,其性價比亦有3.5分,代表消費者純依賴品牌效應選擇全線產品並非最明智之選。

不少消費者均有囤積護膚品的情況,近半受訪者表示擁有至少1年前購買但尚未開封的面部護膚品,當中以面膜最重災(42%)、其次為面霜(30%)、潔面產品(25%)及面部精華(17%),當中只有4成半的受訪者會定期檢查未開封的護膚品是否已過使用期限。

若發現護膚品已過期,受訪者或會有多於一種處理手法,例如當作一般廢物棄掉(49%)、用於身體其他部位(38%)、 繼續於臉上使用(25%)等。   

消委會強調,倘若護膚品過了保質期/使用期限,則可能會變質甚至滋生細菌,繼續使用可能會刺激眼晴和皮膚,引起痕癢、紅腫甚至發炎等不良反應,提醒消費者使用購買已久的護膚品前,宜先檢查產品有否過期,如發現產品有異味、油水分離、有沉澱物等變質跡象,便應將產品棄掉;最理想的做法是避免不必要的「囤貨」而白白浪費金錢,同時亦不符合環保原則。

調查亦發現,受訪者選購時若優先考慮產品的聲稱功效,以及產品是否適合自己的膚質,用家的滿意度會相對較高;但選購時若以價錢為首要考慮,用家的滿意度則相對較低,故消費者選購護膚品時,切勿以價錢高低作為衡量產品優劣的主要指標。

消委會於今年共接獲308宗相關投訴,內容主要包括送貨延誤,佔73宗,約100宗是懷疑假貨及貨品質素,如過期、出現過敏、包裝問題等,其次為銷售手法包括誤導。

最新影片: 

一文看清「港版健康碼」登記注意事項:https://bit.ly/31pGndZ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TOPick送出3000份兒童書展套票人人有份,立即登記拎走入場門券:https://bit.ly/3h8JOvu

記者:鄧凱文